“十年磨一剑”:从汶川成长起来的广东社工

作者:bet365世界会员中心宣传组    来源:bet365世界    时间:2018-05-14

   (通讯员:黄广飞)今天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在某种意义上,如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所说,“2008年是社会工作元年”。它开启了广东社工走向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开启了广东社工在国家灾害救援行动中的可能角色和作用,也开启了广东社工从认知到展能的时代。十年,广东社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理论到实践,不断磨砺着专业之剑、价值之剑、服务之剑,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刻划出一个个不可磨灭的痕迹。

那一年,广东社工用行动诠释了“能做什么”

2008年5月12日14:28,汶川地震,举国轰动,开启了新中国减灾史上一次空前的全民动员。“生命高于一切”,总书记在中南海给出了最高指示,多方救灾和灾后重建力量跨越天南地北展示了一场伟大的的九州汇演。那一年,广东社工首次与全国多地社工一起亮相灾区。

图片1.jpg 

6月24日下午5时许,地震后1个月零12天,在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慈善会等力量的支持下,还在筹备中的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便组织了5名广州社工先遣队到达汶川县映秀镇,在重建工地上借了两间未完工的板房,树起了白底红字的“广州社工”队旗。而这面旗一树就是100天,而且高高地飘在北川、飘在映秀、飘在威州,飘在每一个受灾老百姓的心坎里。

图片2.jpg 

然而,当时全国的社会工作包括广东在内都才刚刚起步,社工在灾区能做些什么呢?国外经验很多,本土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能够说服人的实际成果更是凤毛麟角。

图片3.jpg 

“当‘广州社工’大旗出现在机场、映秀镇、水磨镇的时候,人们都在问:社工是什么?汶川县和映秀镇的领导还有广州市援川工作的领导,也在纳闷:社工来灾区干什么?”李敏兰会长在报告中首先提出了问题,也用记录事实的报告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最终广州社工以行动诠释了社会工作,以行动证明了社工在灾难中的力量和作用。”

图片4.jpg 

广东社工驻灾区的100天里,走访了灾区的每一户需要帮助的群众,观察着每一个失去孩子的父母、每一个失去父母的孩子、每一个失去丈夫的妻子、每一个失去妻子的丈夫……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个体的状况,捕捉着他们的需要,并按照这些内在的需要,设计出映秀活动中心、夏令营活动等服务载体、平台和形式,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修复他们的关系网络,重建他们的生活勇气,点燃他们坚强生活的希望……

图片5.jpg 

作为当年广东社工代表之一的王宇丰老师在快结束服务时说,“震前,映秀镇大概没人听过‘社工’这个词。如今,他们都把社工看做是值得依靠的朋友。”社工用实际行动救治“人们精神心理上的‘创伤’和受损甚至解体的社会关系上的‘病痛’。”

图片6.jpg 

“两个多月过后,一切似乎正在收拾过去重新开始,在成片的板房平地而起时,心里的家又在哪里呢?大地震后留下的心灵创伤使他们还生活在丧亲的阴影里;失去亲人的巨大悲恸,对命运不公的愤怒,对未来的迷茫时时折磨着他们本已脆弱的心灵……”

图片7.jpg 

麦国娟在《情绪支持:陪伴映秀丧亲家庭》中所描述的灾民所存在的困境,刚好有力地从另一个角度向社会回答了社工“需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社工的出现,就像一缕暖暖的阳光、一阵绵绵的春雨、一种希望的音符,给还在寻找“心里的家”、治疗“心灵创伤”、摆脱“丧亲阴影”、愤怒“命运不公”、承受“迷茫折磨”时的灾民们带来了温暖、滋润、希望…… 

11岁的小琪,是四年级一班9名幸存者中的一个,地震发生时她未听从老师趴在桌子下的指令,刚跑出走廊,教学楼就坍塌了,把她从三楼甩到了地面。虽然身体上受伤并不严重。然而,社工们观察到,地震却给小女孩儿的精神和心理里留下了较大的创伤,存在非常典型的震后创伤症状。她整天只呆在帐篷里父母身边,从未外出玩耍。而且她还经常哭泣和悲伤,对楼房存在恐惧情绪……。

社工们通过鼓励父亲在饭后多带孩子外出散步、去板房学校见老师和同学、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基础上引导作画宣泄情绪……最终有一天小女孩儿的母亲告诉社工:“她出去外面玩了,还未回来……”

正是这样一个一个孩子的具体的迫切需求和社工们的专业回应,才有了映秀夏令营的诞生。王宇丰老师和张丽萍老师说,“7月的映秀,幸存的孩子们太缺乏快乐了。大人们还沉浸在丧亲的悲痛和失业的迷茫中,无暇顾及他们爱玩求乐的天性;孩子们也太需要坚强了,他们的人生之路才开了个头,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让地震的阴影占据了他们幼小的心灵……”这就是一个社工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图片8.jpg 

具有厚重历史感的《“5·12”汶川大地震社工介入灾后重建的调研报告——以映秀为例》,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社工们的观察记录、思考笔记和专业痕迹……正如那幅合影中的醒目标语所说,广东社工通过助人自助的专业活动“点燃”灾后遍体鳞伤的灾民和家园的希望。

图片9.jpg 

图片10.jpg 

当时,以中山大学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身份参加到灾后服务的贺彩霞袒露的心声说,“因为地震,很多人丧生了,社区网络损坏严重,几乎与世隔绝。我们首先帮助当地人组织建立起一些自救群体,包括妇女、长者、青少年等,激励他们树立起在政府的支持下战胜困难的信心。灾后,房屋倒塌、失去亲人,人们心态变化很大,特别是有些失去家人的小孩子,他们变得内向、害怕,有些则特别粘人,他们想从社工身上找到温暖。从中,我开始领悟到了一个社工在灾难危机下的神圣责任。”

图片11.jpg 

曾经在广州社工映秀社工站(后来更名为中大-香港理大映秀社工站)汶川奋斗3年的康进,2012年和2016年先后重回汶川映秀后在感慨“家国不幸”之时,也感慨着“在灾害服务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批社工,已经将灾区人民教会他们的坚韧、信心、爱心,带到全国各地,形成专业社会工作的燎原之火。”

这些真实的人物、故事、文字和图片,应该是最有力量、最让人信服的“社工能在灾后做些什么”的一些答案吧。“经历生死教育,‘助人自助’职业更显其特色和作用。”李敏兰会长的这个总结是个很客观的结论吧。

 

十年里,广东社工在一次次考验中给人民满意答卷

2010年9月21日,茂名市受“凡比亚”风灾影响,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9月26日,按照身在灾区前线的广东省民政厅时任厅长刘洪的指示,立足汶川灾后服务的经验,bet365世界在广东省慈善总会的支持下,立即草拟社工介入行动方案,并连夜联系省内各市社工力量和高校社工专家商讨行动。

图片12.jpg 

9月29日晚,李敏兰会长带领6名第一批广东社工“情暖茂名服务行动”队员赶到灾区着手评估工作。

10月1日,第二批队员赶到灾区并立即分组到马贵社工站和钱排社工站着手需求评估、哀伤辅导、村民自治和学校社工等服务。

图片13.jpg 

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他们一棒接一棒,一队接一队,采用“常驻社工+批次社工”相结合的方法,一直奋战到11月30日,共有54人近70人次在灾区展开了各种适切的服务,展示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在灾后服务中的合力作用的魅力。

图片14.jpg 

图片15.jpg 

11月26日,马贵镇大塘村李姓村民给社工站写了一封深情的感谢信,“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大家心相连,手相牵,使我家能及时得到温暖……”这位遭受特大洪水袭击而房屋倒塌、财产损失的村民的一页朴实肺腑之言代表了所有受灾并得到及时社工帮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的人民群众的心声,说明了社工的专业服务对灾后最需要慰藉的心灵、家庭、社区意味着多么重要的温暖、力量和希望,而这就是管中窥豹后我们看到的社工的专业价值、意义和魅力,肯定着社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

图片16.jpg 

图片17.jpg 

灾后服务的使命完成后,广东社工凭着灾区服务时发现的需求和专业自觉,又开始着手推动马贵本土专业力量的发展。2011年3月10日,bet365世界联手广东百川慈善基金会、马贵镇政府和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政史系社会工作专业,在茂名马贵镇建立首家常驻社工站,以此为“据点”,开展慈善助学服务项目,实现“民间慈善组织+社工组织+政府+高校”的模式创新。长期关注社会工作发展的《南方日报》李强记者在3月22日的报道中,用较长的篇幅呈现出广东社工取得了新成绩。

图片18.jpg 

 

茂名灾后服务服务行动,标志着广东社工继汶川灾后服务后在省内的首次灾害服务介入。翻开当时的照片和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广东社工再次在灾害中得到锻炼,形成了“社工介入自然灾害救援阶段程式与方法”“灾区社工站运作机制”“本土社工危机介入中的结案机制”“社会工作与救灾物资的融合”“灾后学校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等一批富有价值的经验总结和研究成果,更留下了家庭支持的系统、学生情绪的疏导、社区互助的精神、志愿者能力的提升,更把党和政府的关心真正融入到每一个受灾服务对象心中而赢得人民的满意、谢意和情谊。

 

图片19.jpg 

图片20.jpg 

 

在这10年的历史发展,“情暖茂名灾区服务行动”只是广东社工继汶川灾害服务后在众多公共危机中的又一次专业演练。10年里,广东社工介入了党和政府关心的多起公共危机服务并取得人民满意的结果。2010年近1000名社工成功帮助深圳富士康化解跳楼危机的实践,2014年广东社工介入鲁甸地震灾后服务并推进后续的本土督导支持计划、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区滑坡事件……以及广州市婴儿安全岛事件、建业大厦火灾和广州7.15公交车爆炸等事件中,展示出社工在情绪支援、社区服务、资源链接和信息传递、恢复重建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专业服务水平和作用。

 

图片21.jpg 

 

图片22.jpg

图片23.jpg 

图片24.jpg 

图片25.jpg 

图片26.jpg 

图片27.jpg 

图片28.jpg 

 

新时代,广东社工把服务格局拓展至公共危机

2016年5月17日,广东省公共危机社会工作服务队和广东省公共危机志愿服务协会正式组建和成立。时任省民政厅王长胜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这“标志着省级层面‘专业社工、全民义工’服务模式正式启动”。

图片29.jpg 

当然,这也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党和政府已经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认可了社工在自然灾害的灾后服务中发挥的专业作用,而且还希望社工能够在更具有常态化的社会公共事件中也能够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解决困难。

“公共危机已经超越了自然灾害相对狭窄的范畴”,李敏兰会长认为,这是“经验的沉淀与传承”的结果,是党和政府给了社工发挥专业作用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图片30.jpg 

图片31.jpg 

 

bet365世界受广东省民政厅的委托,直接负责这支队伍的筹建和培训,安排了政策法规、理论知识、实务技巧、应急救护四大版块的培训课程,于2016年至2017年跨时两年进行了集中训练,随时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介入各类公共危机服务。52名正式队员和41名后备队员中,佛山的贺彩霞、东莞的刘创新、深圳的朱红艳、珠海的龚柳梅等相当一部分队员都是有过省内外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经验的老社工,李文霞、陈忠华等部分社工还在《重塑·希望》等社工微电影中本色出演,演绎社工的专业服务,他们具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准备。

图片32.jpg 

图片33.jpg 

正如李敏兰会长2016年5月7日与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刘良玉副会长等调研座谈时非常欣慰地谈到的广东社会工作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已经有一批资深社工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评估能力、服务能力和督导能力。培训师资方面,广东不仅具有本土理论与实务方面的优质力量,而且还掌握了丰富的港台资源,可与国家队和兄弟省份服务队进行资源共享,呼应互补。

图片34.jpg 

图片35.jpg 

2018年3月13日,人民网发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5大鲜明特征》一文指出,“改革的设计体现了科学性”是5大特征之一。此次改革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分负责,加强相关机构配合联动,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等问题。

图片36.jpg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应急管理部于4月16日上午9:30正式挂牌成立,实行双首长制,整合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部的救灾职责,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农业部的草原防火、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

社工在公共危机中可以做什么,汶川地震以来的十年已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较好的回答。然而,社工将在改革后的国家应急行动中以及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如何在制度和机制层面实现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共建共治”,这却是新的顶层设计必须回答的问题。5月11日,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张卓华秘书长在参加完第九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后所思考的“技术与管理在基层如何结合?理念与制度与技术孰轻孰重?”等问题,正是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十年磨一剑”。广东社工这十年磨出的这把专业之剑,究竟在下一个十年再下一个十年怎么用?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列宁说,纪念伟大日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任务上。今天,我们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最好的办法和最重要的方向同样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还在发展中有待完善的社会工作事业上,拿出第一个十年的发展劲头,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坚持“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毫不动摇地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和方向去继续探索广东社会工作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和辉煌。